- 新聞中心

蔬果物流的盈利點在哪里?
來源: 發(fā)布時間:2013/8/1 瀏覽次數(shù):
菜從地頭到城市最后一道環(huán)節(jié)攤販手上,一般要經(jīng)過8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前面的7個環(huán)節(jié),每斤菜加價多在幾分錢,涉及200公里運距的運輸,加價也就0.1元。假定一斤菜從城市批發(fā)市場出來是1元錢,到了攤販手上,通常會加價一倍左右。假定你從菜攤手上,花2元買了一斤菜,其中有40%到60%,屬菜攤加價。至于什么衛(wèi)生費、攤位費、損耗等,在加價中占的比例很小,在加價中通常不會超過10%,即如加價1元,所含不會超過0.1元。下面,我簡要說一下環(huán)節(jié)
農(nóng)民地頭菜價,如每斤0.3元,一季產(chǎn)量萬斤,銷售收入3000元。一畝地一年可種三季菜,或菜稻菜,夾一季糧。種菜比種糧辛苦,投入也大,但收入也好,按一季扣除1000元的成本算,一畝地一年凈收入5000元,屬一般水平。許多車裝不了20噸,單面放空還不在其內(nèi)。運往批發(fā)市場,上海到烏魯木齊物流經(jīng)常的情況是,批發(fā)市場有了大量的同類菜,競相殺價,或者根本不要,虧損甚至倒掉亂倒被罰款的事也有。因被殺價補虧、菜沒人要爛掉,而且不可能天天有菜運,天天運,人也受不了,一個租車的運銷戶,年收入幾萬到10多萬元不等。然后妻子守攤。唯一可以說道一下的是,他們的工作時間,很不飽滿。上午10時后,過了消費者的購菜高峰,攤主們就是在那里閑聊,有興趣的知友,可以上午10時后或下午進菜場看看,購菜的很少。城市大蔬菜批發(fā)市場,是第一道批發(fā)。這一道環(huán)節(jié),如果有資金,租用的場地好,吞吐量大,比如達到四五十噸,每斤只需加價幾分錢,一年掙個十多萬元甚至幾十萬元,都有可能。
城市第二次批發(fā)。小批發(fā)商從大批發(fā)上海到烏魯木齊物流市場購進菜,通常在凌晨4時至6時間,總之是天亮之前(和城市管理有關(guān)),在城市多點分散集中,附近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的攤販,或開或騎三輪或拉板車,到這里批購,這道環(huán)節(jié)的加價,通常每斤也只有幾分錢。菜集中到縣營銷大戶手上,有地頭菜商收購,人工分揀、清理裝箱上車等幾道環(huán)節(jié),營銷大戶出手時,每斤如加價0.20元,其中0.17元,支付給了地頭商、分棟清理人員和裝車人員,自己年平均下來,每斤能掙3分錢就不錯了,F(xiàn)按日經(jīng)銷量20噸計,每天收入有1200元。由于菜有收季,在一個蔬菜基地縣,一年能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收菜就不錯了。按有100余天收菜算,年凈收入有10多萬元。200公里長途運銷戶,上高速路,每車裝20噸,每斤加價0.10元出手,每車毛收入4000元?鄢秃、車輛投資回收(綠色通道,免費過收費站)等,凈收入有2000元算不錯的,但這是單程跑下來最理想的上海到烏魯木齊物流狀況,全年收入理論上算賬看起來是72萬元,實際上遠遠達不到。到了菜攤手上的出手價,加價便是幾角甚至1元以上。請不要罵菜攤主,這里面有不得不如此的道理。在他們之前,是大批量,每斤掙得極少,批量起來收益就大了。
相關(guān)新聞
- 2017/7/24打造“傳化網(wǎng)”智能物流系統(tǒng)平臺
- 2017/7/20極大地提高了物流的運作效率
- 2017/7/18智慧物流從此進入快速發(fā)展的新階段
- 2017/7/14給物流行業(yè)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
- 2017/7/13上海倉儲物流配送